“白天来化疗,晚上就能回家休息,再也不用一化疗就‘搬家’到医院了。”在北京协和医院西单院区的日间化疗门诊,患者刘女士对记者说。
时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北京协和医院西单院区日间化疗门诊秩序井然。这里共15张化疗床位,每天可以接诊门诊化疗病人50至60人次。
有患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住院化疗从办理住院、输液加上出院,算下来至少需要三天时间,还需要收拾各种生活用品“搬”到医院。此外,住院往往一房多人,睡眠还会受到其他患者的影响。而在日间化疗门诊,来了就可以输液,全程有医生、护士的专业指导,三个多小时输完液就能回家,还可以用医保的门诊慢特病报销,又方便又省心。
“日间化疗门诊,既提高了医疗效率,也能够让患者化疗更便利、更舒适。”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王湘说,该院肿瘤内科年门诊量超7万人次,但住院病床有限,日间化疗门诊能够缓解病床紧张情况,为更多患者服务。而患者化疗后回到熟悉的家庭环境休息,也有助于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还能够降低院感风险。
王湘介绍,日间化疗门诊适合身体情况好、化疗方案简单的患者,如果病情发生变化,或需要调整为更复杂的化疗方案,也会第一时间安排从日间化疗门诊转入住院病房。
化疗后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怎么办?白细胞降低怎么办?面对患者对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担忧,肿瘤内科建立了患者随访群,医生、护士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长期随访,为患者解疑释惑。此外,还建立了医护联合门诊,为有处理副反应、复查以及伤口换药和导管维护等需求的患者预约门诊挂号,实现全程管理。
“肿瘤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希望让患者感受到,他们的抗癌路上是有人陪伴的。”肿瘤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邵亚娟说,目前还有三位患者家属成为了志愿者,用陪伴家人抗癌的亲身经历,向其他患者传递经验和力量。
“祝你生日快乐、早日康复!”近日,肿瘤一病房护士长侯秀凤为一位正在进行日间化疗的患者送上心形的生日卡片,带来一份特殊的温暖。
侯秀凤说,护士们会关注患者的生日信息,如果遇到患者在生日期间前来化疗,便会组织一个简短的生日祝福仪式。“肿瘤患者身心都经受着煎熬,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到虽然身在医院,但仍有生活的仪式感。”
“从‘住院难’到日间诊疗,从‘孤军奋战’到‘全程守护’,我们希望用更有温度的医疗,帮助患者对抗疾病。”肿瘤内科副主任赵林说。
政策支持为日间化疗注入新动能。《“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日间照射治疗等服务。国家医保局将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纳入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让异地就医患者日间化疗也能够享受医保报销。
“保持积极的心态,加油!”
“不要担心,我们陪你一起面对。”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的“心愿墙”上,有家属给患者的打气,有患者对家人的感谢,也有病友之间的互相鼓励。多方力量汇聚起来,正在让化疗更便捷更暖心。
(记者徐鹏航)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