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热闻|胖一斤,尿酸偷偷涨多少?专家:痛风不再是中老年专属病,年轻患者攀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3:05:00    

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也叫“全民关注痛风日”,今年的主题是“数字改变痛风”。

据了解,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超过1.8亿,痛风患者数千万,且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

痛风有多痛?懂的都懂!

痛风,是人体内尿酸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并形成尿酸盐结晶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痛风(Gout)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gutta”,意思是“滴”或“点滴”。这个词最初被用来描述痛风发作时,尿酸盐结晶在关节中沉积,就像液体滴落一样。

都说痛风发作的时候就像被恶魔咬住了大脚趾头般,我们门诊痛风的患者描述为:“痛彻心扉”,痛感来得非常突然,大脚趾仿佛被一把火灼烧,或者被一把锋利的刀子不断切割。这种疼痛不仅让人难以忍受,还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广东南方医院专家指出,“痛风已不再是中老年‘专属病’,门诊中30岁以下患者占比逐年攀升,这与饮食高嘌呤化、久坐少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专家表示,多数患者误将痛风视为一过性疾病,关节不痛就以为痊愈了,从而忽视了长期管理。痛风急性发作表现为夜间突发大脚趾、踝、膝等关节红肿剧痛,痛感如刀割火烧,甚至无法行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尿酸长期失控,关节周围将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更危险的是,高尿酸会导致肾结石形成、肾功能损害,同时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卒中等疾病风险。

“许多患者痛时就医、不痛不管,最终导致不可逆损害。”专家建议及时关注血尿酸水平,当血尿酸水平超过8mg/dL,且伴有以下任一情况: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尿酸性肾结石、肾功能下降、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肥胖、卒中或心功能不全等,应进行药物治疗。当血尿酸水平超过9mg/dL时,不论是否有痛风发作史及伴发病,都应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因为此时诱发高血压、心脏病、血管硬化、糖尿病、肾结石甚至脑卒中的风险,都会大大增加。

针对痛风防治,专家提出三大核心建议,首先是早筛查:成年男性、绝经后女性及高危人群应每年检测血尿酸,及早发现“隐形杀手”高尿酸血症。其次是控指标:在医生指导下早日实现尿酸达标治疗。最后是科学管理:管住嘴,避免高嘌呤饮食习惯;迈开腿,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行)可促进尿酸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炎症;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不建议浓茶、碳酸饮料等,更不能喝酒精饮品。

↓↓↓

你胖的每一斤肉,

都在给尿酸搭梯子!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

这可把不少病友急坏了,"医生,我喝水都胖,这尿酸怎么控制啊?"

今天,咱们就揭秘体重秤上的数字和尿酸化验单之间那点"小心机"!

想象一下:你的脂肪细胞,是个24小时加班的"垃圾处理厂"

每囤1斤肥肉,相当于多开了条生产线!

垃圾产量暴增:脂肪疯狂分解时,嘌呤(尿酸原料)像爆米花一样喷涌

垃圾车不工作:肥肉分泌的"捣蛋激素"(胰岛素抵抗)堵住肾脏排泄通道

恶性循环启动:尿酸结晶引发炎症,炎症又让你更想吃高热量食物...

数字会说话:体重增长幅度和尿酸升高成正比

男同胞体重涨30%(比如70kg增加到91kg),尿酸平均涨60μmol/L(1.0mg/dL)

姐妹们体重涨50%(比如60kg增加到90kg),尿酸平均涨48μmol/L(0.8mg/dL)

"斤斤计较":如果换算成胖1斤,尿酸会上涨多少?

男性每胖1斤,尿酸约涨1.4μmol/L(相当于1.5份猪肝的嘌呤量)

女性每胖1斤,尿酸约涨0.8μmol/L(相当于200ml啤酒的嘌呤量)

肚子上的游泳圈,是尿酸的VIP通道......

什么?除了体重,肚子圆了和尿酸升高也有关?

研究发现,腰围比体重秤更危险!

腰围每超标1cm,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5%,尿酸上升3-5μmol/L

苹果型身材(大肚子细腿):

腰臀比(腰围/臀围),男性>0.9.或者女性>0.85.痛风风险比梨型身材大3倍

举个例子:

42岁男性,减重8斤,腰围缩了12cm

尿酸,从580μmol/L直降到420μmol/L

↓↓↓

“00后”“10后”患者不断增多,

痛风为何“找上”年轻人?

“我经常脚踝痛,有时痛得都走不了路。到医院一检查,尿酸居然超标近2倍……”最近,因为长期关节疼痛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小林怎么也没想到,才上大一的他被医生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需要住院治疗。

近年来,年轻痛风患者逐渐增多。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出,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作为大家眼中的“老年病”,痛风缘何不断“找上”年轻人?

“00后”“10后”痛风患者不断增多

前不久,15岁的小龙突然踝关节疼痛,到成都市一家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由高尿酸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等急性症状则为痛风。”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内一区主任杜亮亮说。

多地一线医生反映,年轻痛风患者在不断增多。“有的高中体检,几百个孩子中,有10多个孩子尿酸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医生王柳说,“今年6月到7月,因为尿酸高来就诊的患者中,14岁到18岁的就有10多个,20多岁的患者几乎每天都能遇到。”

多重因素助推痛风成“隐形杀手”

业内人士认为,痛风日益年轻化,有多重原因。

不少年轻人认为痛风是“老年病”,缺乏足够认知,错过早期治疗的“时间窗口”。一些年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常常是体检时才发现尿酸过高,随后被确诊。

不少年轻人对高尿酸的危害所知甚少,认为这只是“小毛病”。“平时喝了啤酒后,第二天手和脚会痛,但周围不少人都这样,就觉得没啥,忍一忍就过去了。”23岁的成都市民陈先生说。

“患者早期尿酸水平超标时,如果及时就医得到有效调节,可以避免发展成痛风。”王柳说。

杜亮亮告诉记者,近年来,发生痛风的年轻人增多,其中不少年轻患者体重超标,有不良饮食习惯,长期过度摄入高脂肪、高嘌呤食物。

“孩子上高一,平时住校读书,我们觉得他很辛苦,周末回到家,一家人就变着花样做吃的,一天三顿大鱼大肉,碳酸饮料不离手,晚上还要吃烧烤当宵夜,没想到让娃娃‘吃’出了痛风。”来自四川的一名家长懊悔地说。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高尿酸和痛风的社会干预体系仍不甚健全。“例如,缺少针对青少年的大规模、周期性血尿酸检测;在诊疗上,不少缓解痛风治疗的药品明确标注适用于18岁以上的患者,针对低龄患者的药物还比较缺乏。”一位临床医生坦言。

有专家指出,不少年轻患者患有高尿酸血症合并肥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需要同时进行干预,但当前干预体系仍相对单一,尚未形成合力。

↓↓↓

春季痛风预警,

教你用吃打败高尿酸!

别以为只有夏季的啤酒、烤串、小海鲜“痛风套餐”才能勾起痛风。随着气温回升,人体代谢加快,春季也是痛风发作的高峰期。营养师就来教你如何用“吃”打败高尿酸。

春季痛风的幕后推手

1、气温变化大 春季气温像坐过山车,早晚温差大。身体为了适应这“任性”的天气,新陈代谢加速,尿酸生成也跟着“加班”。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尿酸溶解度降低,更容易结晶,堵在关节里引发痛风。而且,寒冷天气让血管收缩起来,关节血流减少,尿酸盐沉积更严重。

2、饮食不规律 春季聚会多,烧烤、火锅、海鲜大餐不断。这些高嘌呤食物一进肚子,尿酸水平“嗖”地一下就上去了,痛风风险直线飙升。再配上啤酒、白酒,简直是给尿酸代谢“添堵”。

3、运动增多补水不足 春天来了,大家纷纷出门活动,运动量上去了,出汗也多了。但很多人运动后不及时补水,尿酸排泄受阻,痛风就容易“找上门”。而且,过度劳累还会加速尿酸生成,简直是“雪上加霜”。

4、炎症反应增强 春季是过敏和感冒的“旺季”,免疫系统被频繁刺激,炎症因子“炸毛”,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大量分泌。这些因子不仅让关节炎症“火上浇油”,还可能促进尿酸盐沉积,让痛风症状更严重。因此,痛风患者春季一定要注意保暖、饮食清淡、多喝水、适度运动,别让痛风“乘虚而入”!

七类食物千万要忌口

1、动物内脏动物内脏如肝脏、肾脏和心脏等是嘌呤的“重灾区”,如每100克肝脏中就含各类嘌呤约300毫克。这些内脏器官在生理过程中负责合成和分解各种代谢物,因此富含大量的核酸和嘌呤。食用这些高嘌呤食物会迅速升高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进而引发痛风发作。

2、水产品类鱼、虾、蟹、贝类中嘌呤含量为食品中之最,90%鱼类中嘌呤含量高于100毫克/100克,而贝类、虾类中的嘌呤总含量更高于鱼类,这些食物摄入后可被人体迅速吸收并代谢成尿酸,导致尿酸浓度升高,促进结晶沉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完全避免食用带壳海鲜。

3、红肉 长期食用大量肉类及加工肉制品会提高痛风发病率。特别是过多摄入牛、羊、猪等红肉会增加尿酸合成,同时由于红肉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可能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因此,高尿酸和痛风的患者需适当减少红肉的摄入,同时所有肉类食物要焯水后再进行烹饪,以减少红肉中的嘌呤含量。

4、浓汤肉汤、骨头汤这样的浓汤中所含嘌呤浓度通常很高,特别是在长时间煮制后,肉类中的嘌呤会大量溶解到汤中。随着炖煮时间的增加,汤的嘌呤浓度可能比单纯的肉类还要高。

5、啤酒 在各类酒精饮品中啤酒引起痛风的风险最大。啤酒中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鸟嘌呤核苷酸,这种化学物质在人体中会代谢生成尿酸。同时,啤酒中酒精代谢产生的乳酸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6、白酒虽然白酒的嘌呤含量较低,但其酒精浓度高,酒精代谢时会产生乳酸,与尿酸相竞争,导致尿酸排泄受阻,从而诱发痛风。因此,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可能导致肾脏功能障碍,阻碍尿酸的排出。

7、调味品和补充剂某些调味品中的嘌呤含量也不低且容易被我们忽视,比如酵母、蚝油、海鲜酱、鱼露等。因此,痛风患者尽量选择天然食材调味,或者嘌呤含量低的调味品,比如葱姜蒜、八角、桂皮、醋、柠檬汁、橄榄油等。其他复杂调味品尽量“清淡、少放”。

六类食物纳入“抗风食谱”

1、低脂奶制品 脱脂牛奶、低脂酸奶等奶制品富含钙、维生素D和乳清蛋白,有助于减缓尿酸的升高,并促进尿酸的排泄。

2、优质蛋白鸡蛋中嘌呤含量低于19毫克/100克,且富含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而不会增加体内尿酸的负担。豆制品作为优质蛋白质的代表,既不升尿酸也不降尿酸,高尿酸和痛风患者适量吃是没有问题的。

3、蔬菜蔬菜是公认的降尿酸好帮手,70%的蔬菜嘌呤含量低于50毫克/100克,蔬菜如西蓝花和黄瓜,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能够有效降低尿酸浓度并帮助排除体内过多的尿酸。西蓝花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可以促进体内尿酸的代谢,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因此,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对血清尿酸值贡献很低,我们要足量来摄入,一般人群推荐一天1斤菜。

4、全谷物主食全谷物食品(如燕麦、糙米)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能够促进消化、控制血糖,并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改善尿酸代谢。全谷物中的镁和钾也有助于调节血压,并减缓尿酸生成。每天主食要粗细搭配,粗粮占比不少于1/4。

5、低糖水果如草莓和蓝莓,富含抗氧化物质,特别是花青素,有助于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同时其低糖性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果糖过多引起尿酸升高。水果适量吃能帮助降尿酸,但过量的水果则会适得其反,因此,推荐每天100至200克水果,不喝果汁。

6、充足饮水饮水不足是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因素之一,低水平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饮水应在1500毫升以上,而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每天建议2000至3000毫升,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溶解嘌呤,稀释尿酸,促进其通过肾脏排泄。饮水方式优先选用白开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咖啡、苏打水等。

这些好习惯有助降尿酸

1、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加重尿酸代谢异常,增加尿酸生成,降低其排泄。保持健康体重可以减少痛风的发生风险。

2、适量、规律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瑜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防止尿酸堆积。

3、规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代谢,减少由于过度疲劳导致的尿酸代谢紊乱。确保每晚睡眠7至8小时。

↓↓↓

这些水果竟是“嘌呤大户”,

不想痛风再喜欢也要少吃!

大部分水果是低嘌呤的,痛风人群可以吃,但不能随便吃,因为水果中的“果糖”也是引发痛风的罪魁祸首

你知道吗?有些水果,吃多后也可能诱使痛风发作。

广州市的宋先生本身就患有痛风性关节炎,近半年来一直遵医嘱用药降尿酸,饮食上也没有大鱼大肉,病情控制得很好。可某天痛风却突然急性发作了,医生追根溯源发现,一连几天每天吃下大半斤砂糖橘,就是“元凶”。

水果中的“果糖”也是引发痛风的罪魁祸首。孟猛 摄

医生提醒,大部分水果是低嘌呤的,痛风人群可以吃,但不能随便吃,因为水果中的“果糖”也是引发痛风的罪魁祸首。

当大量果糖进入体内后,人体会产生两个反应:一是人体大量代谢果糖会使单磷酸腺苷(尿酸的前体物质)产生增多,从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多;二是果糖会使尿酸的排泄过程受损,导致尿酸排泄减少9.8%左右。

尿酸生成过多,但排泄过少,就会导致体内尿酸堆积,增加痛风风险。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果糖摄入非常多的人,相对危险度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2倍。

这类水果果糖含量高,高尿酸人群少吃

葡萄、苹果、奇异果、梨、龙眼、柿子、香蕉等都是果糖含量很高的水果,高尿酸人群要谨慎食用。

还有一些水果是果糖的“隐性来源”,例如,柑橘、桃、李、杏等含蔗糖较多,分解代谢后将有一半转化成果糖,也需加以关注。

柑橘、桃、李、杏等含蔗糖较多。孟猛 摄

高尿酸人群吃水果,要遵循3个原则

1、选新鲜水果

避开果汁水果能直接吃就直接吃,不要喝果汁。榨成汁后,水果中的果糖被释放出来,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2、选低糖水果

减少果糖摄入草莓、青瓜、番石榴、小番茄等,都属于含糖量比较低的水果。

3、选花青素含量丰富的水果

蓝莓、桑葚、黑枸杞、草莓、蔓越莓、樱桃、血橙等都含有丰富的花青素。

花青素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及痛风风险,抑制尿酸合成;抗炎,减轻关节炎症,缓解痛风引起的疼痛和肿胀;改善肾脏微循环,从而促进尿酸排泄。

提示:花青素与蛋白质一起食用,生物利用率提高近1倍。建议在吃鸡蛋、喝牛奶时,搭配一点富含花青素的水果,更好吸收。

除高糖水果外,一些甜饮料中的果葡糖浆属于人造果糖,也有相同的作用,可能增加痛风风险,最好少喝。

常见水果的含糖量表。来源网络

↓↓↓

让我们一起瘦下去,

把我们的尿酸降下去!

尿酸高与肥胖有一定关系,有研究表明,有60%-70%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为肥胖患者。

三大雷区别踩

1. 饿肚子减肥:过度节食→酮体飙升→尿酸不降反升

2. 疯狂撸铁:剧烈运动产生乳酸,和尿酸"抢"排泄通道

3. 迷信减肥药:某些药物会干扰尿酸代谢

黄金三原则

1. 吃彩虹餐:每天吃够7种颜色蔬果(抗炎食物优先)

2. 像猫咪喝水:少量多次,每天2.5L起步(带刻度的水壶是神器)

3. 做温和运动:每天快走40分钟+每周2次抗阻训练,效果堪比降尿酸药

你必须知道的“数值”

(一)体重

核心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二)腰围

腰围是评估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内脏脂肪堆积程度。

正确测量方法:

时间:晨起空腹或排便后

姿势: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呼气末测量。

位置:沿肚脐上缘水平绕腰部一周(或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

(三)整体管控目标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战友们,建议尿酸、体重及腰围的双重达标!!!

2025年,

让我们把减重变成一场身体的重建之旅!

能掌控体重的人,

更有底气对自己的尿酸做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孟猛 综合 大众新闻、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新华每日电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南方医院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