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乌云裹挟着暴雨“突袭”杭州。短短11个小时,主城区平均降雨量达30.6毫米,滨江区局部雨量更是突破92毫米。面对这场“急雨考”,杭州城管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城市防汛行动。
暴雨警报拉响!万人奔赴“城市血管”
21日15时54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启动,仿佛一声集结号。市政工人化身“排水尖兵”,河道管理员变身“水位卫士”,环卫师傅成为“清淤能手”,数字城管专员担当“千里眼”。15705人次组成的“防汛军团”迅速出动,1258辆作业车穿梭大街小巷。他们蹲在积水里徒手清理堵塞的1712个雨水箅子,争分夺秒排查257处隐患点,就像为城市疏通“血管”,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在19时随着应急响应解除暂时告捷。
雨势凶猛!滨江区成“雨中心”
当天的降雨量监测数据堪称“惊心动魄”。滨江区十甲河节制闸成为降雨“暴风眼”,1小时倾泻66毫米雨水。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等区域也接连“拉响警报”,局部路段积水迅速漫过脚踝。但城市的“韧性”在此时尽显——河道水位始终牢牢控制在安全线内,运河拱宸桥水位1.47米(警戒水位2.66米),西湖水位7.21米(警戒水位7.3米),上塘河半山段水位3.37米(警戒水位3.6米),如同坚固的“护城河”守护着城市。
积水告急!21处“水洼”大作战
强降雨导致主城区11处、副城区8处、桐庐县2处出现明显积水,部分路段车辆涉水而行,行人踮脚“过河”。但很快,抽水泵的轰鸣声响起,应急队伍推着移动泵车抵达现场,排水工人穿着雨裤跳进积水里疏通管道。一位市民在朋友圈记录:“看着城管小哥趴在水里掏垃圾,20分钟积水就退了,太拼了!”就这样,21处积水点在最短时间内全部“清零”,城市交通迅速恢复畅行。
雨中督导!织密防汛“安全网”
防汛关键时刻,市城管局督导组奔赴上城区丁兰路下穿道、滨江区聚才路等易涝点。在环城北路隧道,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智能排水系统运行情况;在华家排灌站,专家团队反复确认泵站抽水能力。“每个积水点都要有专属‘诊疗方案’!”现场负责人的要求掷地有声。正是这种“一点一策”的精细化管理,让防汛工作既有速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