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通讯员 苏小燕
179家基金机构入驻,累计认缴规模464亿元,数量和规模占全市80%以上;总投资项目179个,总投资金额71.13亿元。其中,济宁国投公司投资的控股企业赛瓦特动力成功挂牌新三板……自2022年4月改组以来,济宁国投控股运营济宁太白湖基金小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济宁基金小镇”),历经三年培育与成长,在资本洪流和蓄势待发的产业之间找到了最优解,先后荣获融资中国“2023-2024年度中国最佳基金小镇/金融集聚区”等多项荣誉。书写了“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打响了基金小镇“济宁样板”的金字招牌。
数据见证
解码小镇加速度
在特色小镇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当下,济宁基金小镇以创新之姿探索出了一条“资本赋能+产业升级”的特色发展路径。这个成立于2019年的金融载体,在国有资本与市场力量的协同共振中,正成长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2022年4月,济宁国投通过战略性增资扩股,与太白湖管委会携手构建“政府引导+国企运营+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这一关键性制度变革释放出显著效能:管理基金规模突破88亿元,私募基金产业生态加速成型。而随着同年6月济宁市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成立,资本服务平台实现“双轮驱动”,通过构建“协会+小镇”协同机制,形成覆盖募投管退全流程的服务闭环。
“目前济宁市投资机构多集中在太白湖新区,以太白湖新区为发展主线,全市投资机构有65%入驻在济宁基金小镇。”济宁基金小镇执行董事、总经理陈路清直言,数字见证着这个金融载体的蝶变轨迹,截至目前,济宁基金小镇实际管理机构179家,累计179个项目投资70多亿元,投资总额稳居区域首位。根据山东省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济宁市在投项目数量209个,同比增减18个,在投项目数量省内排第六名,同比增减排第二名,仅次于青岛。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实践——围绕高企发基金构建市县联动投资网络,将资本触角延伸至县域经济,实现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与地方产业升级的深度耦合。这种“核心枢纽+辐射网络”的布局模式,使其成功斩获山东省创业投资集聚区殊荣。
为加快济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支持“232”产业集群。济宁市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媒体推出了济宁市投资机构评选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提升了济宁市创投氛围,打造了济宁市投资品牌。同时,在评选活动中推出了本地优质项目,让投资机构与本地实体项目有效衔接,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其中,投资控股企业赛瓦特动力成功挂牌新三板。助推项目、企业、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智领未来
构筑低空经济新引擎
“独木不成林,聚势方为森”。济宁基金小镇深谙金融集聚之道,在服务百余家投资机构过程中,敏锐捕捉到行业在募投管退全周期服务、集群化注册管理、综合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共性诉求,前瞻性布局金融业态聚合发展战略。
依托“平台化运营+生态化培育”双轮驱动,济宁基金小镇以实现产业资本再循环为目的,通过搭建平台高速度集聚金融产业,积极推进破窗化发展,加强与省内外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协会等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了优质金融的“生态圈”。同时,制定了走进高质量企业调研方案,由济宁基金小镇牵头,联合证券公司、银行、咨询公司等机构走进企业调研,形成面对面的“朋友圈”。并开展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活动,相继调研了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投资机构及基金小镇,不断拓展外延,积极参与到省内外顶级投资圈,提升小镇的知名度。
摘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3年全市新增投资机构约48家,其中太白湖区新增就达40家投资机构;2024年招引基金28只,认缴规模70.29亿元……这一数据无不彰显了“小镇速度”。作为济宁市金融集聚新高地,济宁基金小镇更是荣获融资中国“2023-2024年度中国最佳基金小镇/金融集聚区”的荣誉称号。
“济宁基金小镇作为全市投资前沿阵地,始终以汇聚资本,链接产业为发展宗旨,用资本的力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陈路清直言,济宁基金小镇正从区域性资本平台向省级金融创新高地跃进,低空经济产业将是未来重要方向。小镇转型投资发展后,围绕济宁市“232”产业集群,规划发展路线,选出合适的投资赛道,积极对上争取专项资金,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专注投资低空领域等先进产业或项目。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济宁基金小镇这座崛起于孔孟之乡的资本高地,正以金融创新的澎湃动能,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源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