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东风岚图第20万辆整车下线。
去年今日,岚图汽车首个10万台下线。从1到10万,岚图汽车用了1016天。从10万到20万的第二个10万台,岚图汽车仅用了365天。
诞生于武汉的岚图,成为首个达成20万辆下线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
岚图的破局,会带来什么?
01
第二个10万台
不只是产量的加速度,岚图汽车至少经历了三个跨越。
第一个跨越是销量的跨越。
“我印象特别深,去年4月份的时候刚刚完成第一个10万辆的时候,那时候的营销体系销售量是在5000左右。当时喊出了八连涨,一直涨,到年底(月销)涨到1万。”岚图汽车CEO卢放说。
去年岚图汽车全年销量85697辆,同比增长70%,增速远超国内车市大盘。
今年第一季度,岚图汽车累计交付26034辆,同比增长59%,继续保持高增长。
“去年一年我们完成了10万辆的产量,我们希望能跑出岚图的加速度,相信下一个20万辆应该更快。”卢放说。
当下,岚图正在冲击单年销量20万辆的目标。
“去年10万台下线,是从0到1的过程。今年第二个10万台,是从1到10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要完全站住脚,可能还需要年销量20万以上的量。”岚图汽车首席运营官蒋焘说。
第二个跨越是创新的跨越。
为什么必须创新?蒋焘提到了三大压力——
一是产品迭代的压力。
“一款产品开发周期差不多是两年,短的话18个月。要去考虑两年后的产品,有时候是不周到的。这就要求产品必须快速迭代,可能一年迭代一次。这对整个生产组织和生产方式带来很大挑战。”
二是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压力。
“消费者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多。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所有的车都不一样,但从另外一方面看,增加了质量控制、生产运营成本。”
三是降本压力。
“现在创新大的方向是数字化和智能化,以提升产品开发效率。”蒋焘举例称——
“一个产品开发过程,比如一个车身的外覆盖件,像一个侧围,过去需要24个月开发出来,现在说只需要18个月,要减6个月怎么减?靠加班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要通过数字化手段,通过数字模拟、数字孪生,来缩短整个周期。”
截至2025年3月,岚图汽车已累计布局专利4471件,累计授权1277件,其中发明专利布局3821件,占比达85.46%,专利增速位于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前列。
第三个跨越是品牌影响力的跨越。
数据显示,岚图梦想家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辆。全新岚图梦想家连续三个月蝉联高端新能源MPV全国销冠,在35万以上MPV市场中每卖出3辆就有1辆是梦想家。
“爆款取决于产品力,超用户期待的产品力。”岚图汽车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说。他还提到,打造梦想家上市过程中,岚图内部营销体系越来越高效,今年岚图的渠道体系会快速扩张到500家以上。
年轻人聚集的赛事中,常常能看到岚图的身影。去年火爆全网的武汉网球公开赛,人们不仅记住了不服输的湖北姑娘郑钦文,也看到了以性能驾控、极致安全和中国美学为基因的岚图。
“我们很少做浮夸的传播,炒噱头。”卢放说。同时他也希望,“所有用户在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想买新能源车时首先想到岚图,而不只是国外品牌或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做得可能更好。”
02
岚图破局
当岚图汽车第20万辆整车从产线中驶出,这不仅是岚图自己的里程碑,也是岚图的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在战略转型中完成的重要落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从1990年到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
因此在早期,我国的汽车企业在乘用车领域,主要靠合资品牌来打开市场。无论是上汽、广汽,还是东风汽车均是如此。曾经的东风日产、东风本田都是70后、80后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
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直到2014年,我国汽车市场中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为73.7%,自主品牌的比例仅为26.3%。
东风汽车集团也是在这股浪潮中抢占先机。
2010年,东风汽车集团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182名。此后名次不断上升,最高进位到第65名。
但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浪潮来到,包括东风汽车在内的传统车企,都在面临提升自主能力和新能源布局的双重挑战。
下面两组数据都在揭示传统合资的燃油车,正在遭受市场的巨大冲击。
首先,自主品牌在国内乘用车销量占比正在不断提升:
2023年合资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124万辆,比2017年降低了374万辆。同期我国自主品牌乘车用量达1117万辆,比2017年增长236万辆。
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五五开”。
其次,新能源汽车已经让中国乘用车发生结构性变化。
2023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603.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4万辆,比2019年足足增加了约8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的占比已超40%。
面对变革,东风汽车必须应对。
在2018年——汽车行业巨变的前夕,东风汽车集团选择成立新的高端电动车业务板块,内部代号“H事业部”。这就是后来的岚图汽车。
岚图汽车是央企中最早推动传统燃油车产能向新能源升级改造的企业。作为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它是东风汽车转型新能源的先锋队和排头兵。
作为“排头兵”,岚图如今产销两旺。
武汉市委常委、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评价“岚图汽车是新能源‘国家队’中当之无愧的优等生和领跑者。”
03
撑起湖北汽车产业万亿格局
岚图是东风汽车集团的“妙手”,东风汽车集团变革的背后,也是湖北在汽车制造业上的谋篇布局。
东风涉猎极广,除大众熟知的岚图、东风本田等乘用车外,东风在商用车、特种车、专用车等上也有着扎实的底子。
例如,东风小康专注小型商用车的生产,东风猛士是军用越野车品牌,东风随专则主要生产如救护车、环卫车等专用车。
这些东风旗下的子公司分布在湖北不同的城市,组成东风特有的汽车矩阵。
翻开东风在湖北的布局图,会发现这更是一张湖北万亿支柱产业地图。
湖北重点布局的五大万亿产业中,汽车长期被列在首位。
东风小康和东风越野车所在的十堰市、东风股份所在襄阳市、东风随专所在的随州市,以及东风总部所在的武汉市,组成了全国唯一的全系列汽车产业集群——“武襄十随”先进汽车产业集群。
这四座城市均擅长整车制造,但又各有千秋。
其中,武汉擅长乘用车的制造,除岚图、东风风神等新锐品牌外,吉利、比亚迪等著名车企都布局了武汉。
襄阳则是轻型商用车的聚集地。襄阳九州汽车的产品矩阵囊括新能源客车、新能源物流车、纯电动商务车、纯电动商务车等商用汽车。
十堰的王牌除了以东风猛士为代表的军用车,还有专注环保渣土自卸车、重型工程自卸车、自卸半挂车和矿山重卡等专用自卸汽车研发制造的驰田汽车。
作为“中国专用车之都”,很明显,随州的长项在专用车制造。
据统计,从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到随县厉山镇,沿途30公里的专用汽车走廊就分布着220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救护车、油罐车、环卫车,一批一批的专用车从这里运送到全国各地。业内有个说法:每10辆专用汽车,就有一辆来自随州。
但是,要支撑起一个万亿产业,整车制造只是其中一部分。汽车产业之所以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因为它背后超长的产业链。
同样地,支撑起湖北汽车产业万亿格局的,远不是一辆车、一家企业,而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产业生态。
官方统计,湖北13个地级行政区均布局了汽车产业,涵盖汽车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汽车服务三大部分。
从这张汽车产业布局图里,我们看到了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也同样可以看到,一座汽车大省向“新”求变的突围。
例如,荆门生产汽车轮胎、玻璃,也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亿纬动力是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又如,宜昌既擅长燃料电池生产,也主攻动力电池、车用氢气。而新能源汽车下游的汽车服务市场中,充电桩则是恩施的主攻方向。
如今,岚图来到20万产量,是转型升级的印证,也开启了新局面的可能。
“新能源转型不仅仅是汽车产业,还能带动非常多新兴产业,比如车载软件。岚图软件产品团队就有一千多人,再加上外围与我们软件团队共创的人就更多,未来车谷也好、光谷也好,武汉这些人才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
卢放认为,岚图随着销量上升,不仅是我们自身产值的贡献,还会带动更多新的产业机会共同发展,带动车谷、光谷或者高校形成新的融合。
“这需要通过实践一点点实现。”卢放说。
文/九派新闻记者柴归 付聪 陈冬艳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