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民政局官宣从今年4月起,成都市各婚姻登记处将为领证的新人们赠送一份定制版婚书。“婚书”便开始迅速成为成都各婚姻登记处的新晋网红。
据悉,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婚书正式改称“结婚证”。2004年起,全国统一使用枣红色护照式证书。而这份成都推出的“婚书”也在多年后,让不少人体会到祖辈们的浪漫仪式感。
4月9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婚书设计师叶欣,她向我们讲述了婚书设计背后的巧思和细节。
▲叶欣设计团队参考的婚书
叶欣介绍,婚书设计团队成员大多是90后,其中一半的同事尚未步入婚姻殿堂。然而,正是这种年轻的视角,让他们意识到当代年轻人对婚姻仪式感的渴望。
“年轻人会想象着自己未来在民政局领证时,要是能收到一份充满仪式感的婚书,将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在这份浪漫背后,叶欣也特别提到,自己的爷爷书法造诣颇深,曾希望在她结婚时亲自书写婚书,但遗憾的是爷爷几年前离世,这让她在参与此次婚书设计时,更有一种弥补遗憾的特殊情感。
▲设计团队工作照
叶欣透露,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张婚书,但整个设计过程却历经了数次修改,反复调整。
“我们反复修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追求更强烈的复古感。我们希望婚书拿在手中时,能让人仿佛抚摸到早期婚书的质感。”叶欣解释,为了这份复古感,团队专门前往金牛区民政局、博物馆以及高升桥、桂溪等区域的民政局走访参观,观察早期婚书的陈列形式,试图将当代设计手法与复古风格相融合,所以仅在复古感的呈现上就进行了多次调整。
▲成都市民政局推出的免费定制婚书
此外,就是团队对成都元素的反复筛选。叶欣表示,为了能让婚书更具成都特色,让新人感受到来自成都的专属浪漫,团队成员们会反复斟酌,究竟哪些元素更能代表成都,更能契合婚书的整体风格,从而在元素的取舍上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于是,最终在这份婚书上能看见不少属于成都的记忆,包括地标建筑、川剧变脸、市花、盖碗茶、雪山等元素,都被巧妙地融入婚书的正面和反面设计中。
“婚书正面,有着独具成都特色的证婚词,代表吉祥的祥云与‘爱在成都’主题。婚书背面,以传统龙凤呈祥团纹作为暗纹铺陈,祥龙矫首,瑞凤展翼,寓意着良缘天定、和睦美满,我们希望整体营造出一种美好、庄重的氛围。”叶欣说。
在婚书的形式和材质上,团队也颇费心思。叶欣介绍,目前这份成都婚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可以装裱起来,上面有底纹和暗纹,便于新人将其摆放在家中,时刻提醒着这份婚姻的美好与意义。另一种则是卷轴形式,更贴近古代卷轴的风格,仪式感更强,也更具文化气息。
“婚书所用的纸张经过厂家特别处理,能够长久保存。”叶欣衷心地希望,由婚书带来的这份祝福能够持久且绵长,“这份婚书是对新人的祝福,因此祝福感是首要传达的情感。希望未来,这份婚书能像年轻人喜爱的周边产品一样,为登记仪式添一份纪念意义。”
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