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宋黎胜
“都说这个位置实在太危险,难道刚到中年就只能像瘫痪一样生活!”两天前,王女士(化名)出院时十分激动地对医生说,幸亏你们精湛的技术帮助我解脱了痛苦。
医院供图
53岁的王女士早在10年前,就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接受过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手术。本以为生活能就此重回正轨,一路顺风,没想到命运却再次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玩笑。
近年来,王女士频繁感到肢体麻木,越来越严重,平时滴酒不沾的她行走时变得醉酒似摇摇晃晃。根据以往的就医经验,她隐隐感到,很可能是老毛病卷土重来。
不幸被言中,治疗却颇费周折。她四处求医,可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脊髓受压过于严重,手术稍有差池就会导致瘫痪,风险极高。就在王女士几乎绝望之时,经人推荐,她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麻育源的专家门诊。
麻育源详细评估了王女士的病情,发现她手术区域上方出现的骨化后纵韧带正严重压迫着脊髓,情况确实十分危急。
“我这个病为何一再复发呢?”根据检查结果、详细病史与患者生活习惯,麻育源主任作了分析,“内外”夹攻缘故:除基因因素外,还与工作、生活习惯有关。
原来,王女士平时工作时低头操作,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空余时间也经常刷手机……久而久之,使脊髓压迫越来越严重,渐渐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
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麻育源主任团队经过反复研讨和精心筹备,决定采用改良前路椎体骨化物前移这一新技术,为患者开辟生命通道。
王女士入院后,治疗团队迅速展开术前准备。手术室内,气氛紧张而凝重,麻育源主任医师带领杨开创副主任医师等,凭借丰富的经验,在术中神贯注,一步步推进手术。“前路椎体骨化物前移技术,难度极高,需要医生在狭小的空间内精准操作,既要解除脊髓压迫,又要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和血管。”最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默契的配合,成功恢复了椎管容积,彻底解除了脊髓压迫。
术后,王女士的恢复情况十分理想。她曾紧绷的肌肉逐渐放松,肢体麻木感大幅减轻,而行走困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对比手术前后的CT片子,效果一目了然:压迫脊髓的骨化物被向前移开,被压扁的脊髓恢复正常形态,椎管畅通无阻。面对如此良好的手术效果,王女士及其家属激动不已,特意制作了锦旗,表达最诚挚的感激之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