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均每天2家外资企业落户,外企缘何看好成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0:30:00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蒋君芳

平均每天2家外资企业落户,315家世界500强企业扎根,4月15日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公布的数据,再次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对外吸引力。大会现场,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与香港玉湖集团负责人进行了分享。从航空巨头到冷链龙头,世界级企业为何竞相“落子”成都?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资料图

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商务、战略及业务发展负责人杨树栋介绍,自去年1月成立以来,公司便以多项“首创”和“领先”刷新行业纪录:建成首个欧洲以外、面向全球的飞机“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获批四川省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维修试点;拆解首架A330飞机并实现机身材料85%循环利用,碳纤维回收技术攻关直指全球难题……空客成都的每一步突破,都映射出成都航空产业的“硬核”实力。

成都的开放政策与产业配套,是空客“加速度”背后的支撑力。杨树栋表示:“从优越的区位条件到高效的政务服务,从产业链配套完善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成都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航空产业变革。”

如果说空客代表高端制造的“成都速度”,玉湖冷链则诠释了成都在国际贸易中的“枢纽价值”。

作为中国最大在建冷链项目群,玉湖冷链在成都布局的园区已引入600余家龙头企业,冷库库容达135万吨,辐射8亿人口市场。其目标直指“泛欧泛亚冷链贸易枢纽”,通过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缩短进口冷链食品交易链条,变“远期交易”为“现货交易”。

“成都的开放基因,是企业扎根的沃土。”香港玉湖集团总裁、玉湖冷链董事长郭立民坦言,“成都自古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全球要素配置的‘战略节点’,国际核心物流枢纽功能凸显,为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开辟进出口双向国际贸易通道提供坚实的支撑。”

两家企业的选择,反映的是成都吸引全球资源的共通逻辑——以制度创新释放开放红利,以产业链优势夯实发展根基。

空客看中的,是成都作为“航空第四极”的潜力:双机场枢纽、自贸试验区政策、完备的航空教育体系,以及“敢为人先”的政务服务。玉湖冷链青睐的,是成都“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积淀与“国际核心物流枢纽”的现代定位,叠加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优势,使其成为企业连接欧亚市场的战略支点。

更深层的吸引力,在于成都对“双向开放”的践行。空客以“成都方案”服务全球市场,玉湖以“中国标准”影响国际规则,二者均通过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与城市的共赢。

成都的雄心不止于吸引企业落户,更在于构建产业生态。杨树栋展望道,若“境外飞机拆解试点”获批,成都将成为全球航空循环经济的关键一环。

接下来,空客将继续发挥链主企业优势,整合上下游资源,扶持本土企业提升维修能力,联合电子科大、西华大学等高校培育数千名航空专业人才,推动成都从“维修基地”向“产业高地”跃升。

面向未来,玉湖冷链则将充分发挥成都向西开放的支点作用,深化合作共建冷链食品开放生态。郭立民提出三大倡议:创新链与资本链融合、拓展绿色数字新赛道、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生态。例如,利用“蓉贸通”金融工具,为本地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联合招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厂商设立前置仓,这些举措将助力成都打造“进口冷链食品国际贸易一级门户”。

从航空到冷链,从制造到贸易,世界企业的“成都故事”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