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举办“弦歌五载,筑梦卫来——公共卫生与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国内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与师生校友齐聚一堂,探讨全球公共卫生前沿议题,擘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路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香港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堂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院长陈冯富珍等重量级嘉宾致辞,为大会拉开序幕。
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济铭受邀发表《AI赋能公共卫生新范式》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驱动公共卫生体系创新,并分享了医渡科技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慢病管理及全球化实践中的前沿探索与成果。
十年筑基,科技战役淬炼
医渡科技深耕AI医疗行业十一载,以技术创新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截至2024年9月30日,其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累计处理经授权的医疗记录超55亿份,覆盖全国2800家医疗机构,构建起基本覆盖所有已知疾病的医学知识图谱。
正是这些技术积淀,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展现关键价值。面对疫情防控初期“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动态不准”的严峻挑战,医渡科技快速研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应用系统”,实现了CDC报告、核酸检测、流调轨迹等12类异构数据的智能融合,构建起覆盖时空分布、传播链追踪、风险预测的全维度分析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了精准的疫情态势研判和防控决策支撑。
疫情期间,医渡科技技术团队逆向驰援武汉、北京、广州等多个省市,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态势研判和数据管理工作,收到20余封来自地方政府的感谢信。
通过构建“监测-预警-分析-响应”全链条智能防控体系,医渡科技以AI技术实现传染病监测预警到应急响应的闭环,已在全国多地落地。例如在海南,医渡科技与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开发了“数据多点触发,创新海南自贸港‘外防输入’传染病监测预警”新模式, 创新实现5+X+N的监测预警体系:“5”指新冠、流感、登革热、布病、脊灰等五种传染病;“X”指不明原因疾病如不明原因肺炎;“N”指多个关口前移监测,从而实现对重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为自贸港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该体系运行已来,成功实现多起传染病疫情的早期预警,开创了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海南范式”,为自贸港筑起坚实的AI防疫长城。
从突发应对到常态守护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慧响应,到日常健康管理的精准触达,医渡科技通过AI技术持续拓展健康服务场景。在筑牢重大传染病防控屏障的同时,公司将技术势能延伸至慢性病综合防治战场,创新构建“数字疗法+医疗大模型”双轮驱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闭环,用智能算法驱动个性化的慢病干预。
医渡科技面向国内市场开发的糖尿病数字疗法产品已经获得了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医渡科技糖尿病数字疗法为基础的糖尿病数字疗法产品也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审批。
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糖尿病数字疗法项目中,医渡科技成功入选,在陵水县开展的试点运营取得显著成果,打造了数字疗法赋能糖尿病管理的省级示范样本。
此外,医渡科技大模型智能导诊+数字疗法服务还落地天津经开区,通过AI健康问答、智能导诊、糖尿病数字疗法、高血压数字疗法等核心功能,为居民提供全天候、精准化、便捷化的就诊与医疗服务,针对慢性病患者提供智能化个体生活方式干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服务居民健康。
科技出海:中国经验服务全球健康
在全球化健康治理的舞台上,中国医疗科技力量也正崭露头角。会上,徐济铭展示了医渡科技旗下EVYD公司与文莱卫生部联合开发的一站式全民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应用-BruHealth。
在新冠疫情防控攻坚期,该平台将中国抗疫经验与当地需求深度融合:不仅集成健康码申领、密接者追踪等防疫功能,更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数据治理体系——完成5个国家核心数据库对接,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平台通过AI驱动的物资需求预测系统,实现医疗资源精准调配,使采购成本降低60%。
平台价值在常态化防控阶段也持续释放。该系统为文莱70%的结核病患者提供了数字化治疗支持,促进了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控制。今年,BruHealth完成5.0版本升级,新增国家宫颈癌筛查计划、个人健康指数、健康生活方式监测等功能,为文莱居民提供更全面、个性化且充满趣味的健康管理体验。
“从传染病预警到慢病管理,从区域防控到全球协作,AI正在重构公共卫生的每个环节。”徐济铭表示,医渡科技将持续深化大数据与大模型技术融合,构建覆盖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全周期智能体系,携手全球伙伴推动医疗健康创新,让科技真正成为普惠健康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