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范宏韬
4月10日,一场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与争议解决、服务市场和高科技企业的活动,在深圳市前海国际仲裁大厦举行。活动由深圳国际仲裁院主办,深圳市南山区创新发展促进中心(知识产权促进中心)与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下称“知仲中心”)承办,获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及深圳市律师协会支持。近百位仲裁员、高科技企业代表、律师及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参会,探讨知识产权前沿议题,为市场和企业营造更好环境。
知识产权仲裁的“三个创新”保护市场主体创新成果
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在致辞中介绍了深圳国际仲裁院“以创新保护创新”的理念与方式。一是组织创新。根据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任务要求,深圳国际仲裁院于2021年经批准成立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作为专业性的分支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独立、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仲裁服务。二是机制创新。深圳国际仲裁院与深圳市南山区共同推行知识产权信用承诺制,推动企业签署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信用承诺书,引导企业通过专业化的仲裁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三是规则创新。深圳国际仲裁院于2025年3月发布全国首个专利争议仲裁程序指引,在专利权有效性仲裁、临时禁令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六个显著”彰显知识产权仲裁服务工作卓越成果
活动核心环节,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助理、知仲中心主任陈巧梅发布《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工作报告》,通过“六个显著”展示了知仲中心2021-2024年的工作成果。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知仲中心联合全球57个国家或地区的322名知识产权仲裁员,办理了1088宗知识产权案,总争议金额超24亿元,累计办结知识产权类案件954宗,结案率为87.7%。知仲中心推动超200家高科技企业签署《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信用承诺书》,首创单方承诺+对方启动仲裁的管辖模式,增强仲裁的灵活性;借助“智慧仲裁系统”和程序优化,案件组庭到结案平均123天,最短时长为55天,提升服务效率;及时总结知识产权仲裁经验,发布多个知识产权仲裁典型案例;和深圳市各区政府合作出台仲裁费支持政策,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精准的仲裁服务;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知识产权仲裁专业性、国际性显著突出。
南山区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全方位服务
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申晴介绍了2024年南山区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南山区作为经济科技强区成绩斐然,2024年GDP超9500亿元,国高企业5500多家,商事主体60万余家。南山区从海外维权、商业秘密保护、协同保护三方面发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南山区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积极创新,通过质押融资、证券化、保险等举措,助力企业发展。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研修示范班、“送法进企业”品牌活动、海外专题讲座等培训,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实力。未来,南山区计划筹建海外知识产权工作站,发布六国知识产权与创新服务指南,推动海外保险联共体建设,推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调解服务,持续优化质押融资绿色通道服务。南山区诚邀创业者入驻,将不断优化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新高度。
发布涉港涉外知识产权仲裁典型案例
陈巧梅主任在本次活动中发布《深圳国际仲裁院涉港涉外知识产权仲裁典型案例》。这些涉港涉外案例经知仲中心精挑细选、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对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具高参考价值,为高科技企业应对同类纠纷提供借鉴。案例涵盖多领域典型意义:专利技术合作纠纷中,深圳国际仲裁院以专业调解促成跨境和解,为技术合作提供法律保障;跨境争议仲裁创新“管辖权-实体争议”分层审查,适用多法域准据法,借国际化仲裁员队伍融合两大法系优势,增强国际商事主体对中国仲裁信心;加强司法与仲裁对知识产权的协同保护,成为全链条保护典范;在节能技术投资领域,护航企业“出海”,践行“一带一路”绿色理念;在新材料纠纷中合理界定权责,为新材料研发及中试平台建设提供风险防控参考;跨境电商案的裁决精准划分账户权限边界,为行业纠纷明确裁判标准。在发布环节,仲裁员王艳芳、朱韶斌、朱娟参与讨论,积极交流,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解决知识产权争议开拓新思路。
聚焦专利争议仲裁程序指引
知仲中心副主任王媛媛在本次活动中介绍了《深圳国际仲裁院专利争议仲裁程序指引》的亮点,首次解读了部分重点条款。该《指引》自2025年3月10日起实施,在专利争议仲裁领域有多项突破:1. 细化专利争议仲裁案由,新增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等多种纠纷类型,保障企业及市场主体权益;2. 设立特别程序,明确庭前会议、证据提出命令的具体操作,增设仲裁院向法院申请调查令制度;3. 在技术查明方面,构建专家证人、仲裁庭勘验和实验、技术专家报告的技术查明体系,攻克专利纠纷技术比对难题,确保裁决科学公正;4. 《指引》搭建与行政、司法的衔接桥梁,促进知识产权多元化保护;5. 接轨国际规则,仲裁庭可以作出临时禁令、对专利权的有效性进行审查,提升仲裁院在服务专利争议仲裁、保障企业创新成果和市场稳定方面的专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原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审判长于春辉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崔军、杜金从不同角度对《指引》进行评论和解读,助力其落地服务市场主体,为专利争议仲裁提供了更为高效、有力的程序保障。
此次活动搭建起知识产权领域专业交流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仲裁理论与实践结合。活动成果将推动深圳在知识产权保护与争议解决方面创新发展,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圳国际仲裁院表示,未来将围绕知识产权领域开展更多活动,提升知识产权仲裁服务水平,为高科技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图片由深圳国际仲裁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