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跆拳道作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运动形式,正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坚韧不拔意志品格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跆拳道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跆拳道运动普及过程中缺乏高素质专业教练员的现象仍然存在,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落实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培训工作,需要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基于跆拳道教练员培养工作和输送策略的调整,真正促进跆拳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的关键要素
面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必须明确重点和方向,对跆拳道教练员应当具备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分解,从技术示范能力、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以及课堂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着手切实保障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的全方位提升。联系当前青少年跆拳道教学实施情况和相应要求,跆拳道教练的实践教学能力主要覆盖教学实施的各个方面,需要体现青少年学习的相关需求,同时也应考虑到跆拳道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
具体来看,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中的技术示范能力对教练员自身体能素质及技术水平掌握的要求较高,针对青少年的跆拳道教学中,教练员需要掌握标准规范的动作技巧为青少年进行示范,比如教练员标准的转髋、提膝、弹腿动作示范,能够让青少年清晰地看到动作的连贯过程和发力点,从而提升动作示范的效果。影响跆拳道教练员技术示范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技术水平和教学经验都可能对技术示范实施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格外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练员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应对青少年跆拳道实践教学方面的发展需求。
教学方法运用能力是青少年跆拳道教学活动实际与开展的依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尤其关注教练员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的综合表现,更好地解决和应对青少年跆拳道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方面,关于青少年跆拳道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应当与青少年发展需求相匹配,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核心导向,对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做好全面评估和积极改进。
课堂管理能力是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维持课堂秩序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很有帮助,因此需要考虑到跆拳道教练员在青少年教学指导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课堂管理能力素质。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中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跆拳道教练员的学生全方位教育和指导的目标。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对青少年跆拳道学习的积极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根据跆拳道运动员的课堂表现。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保障跆拳道教学的顺利实施,因此需要将课堂管理能力作为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后续跆拳道教练员队伍建设提供明确的支持依据。
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法
全面创新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需要考虑到如何改进培训策略,根据目前青少年跆拳道教学的实施情况,对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表现进行评估,并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基于案例培训、实践指导培训、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等多种举措,帮助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更好地掌握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综合表现。
案例培训在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联系当前教练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经验和总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既要体现跆拳道教练员工作中的真实场景,同时也要对具体的实践教学指导方式作出改进,从而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推进效果,为后续跆拳道教练员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案例选择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要体现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在实践教学能力发展中的现实情况,同时也应考虑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表现和特点,从案例资源整合视角出发,尽可能提升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整体实施。效果在案例讨论与研究中给予教练员一定的启示,在此情况下更好的解决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实践指导培训方面,需要考虑到目前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况以及相应表现对典型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在教练员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改进,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的能力素质。关于实践指导培训方面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如何对教练员应当掌握的教学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加强培养,从实践教学切实需求和经验总结出发调整策略及思路,形成个性化的跆拳道教练员培养方案。关于实践环节的指导和管理需要考虑到实践实施过程中的多方参与,由专家对教练员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监测,对存在的不足加强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效果。
关于学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实施有利于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指导能力的全面强化,同时也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创新实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有效运用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相应指导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跆拳道教练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跆拳道实践教学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教练员学会运用先进理念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学术交流活动同样能够成为教练员分享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重要平台,并对现有的技术方法加以改进,为后续教练员实践教学能力的全方位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人才输送策略
关于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的人才输送机制必须与时俱进,真正的明确跆拳道教练员应当具备的相关能力素质,建立起培训机构和跆拳道俱乐部等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帮助教练员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为大力促进跆拳道运动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跆拳道运动正在我国得到普及,社会各界对跆拳道教练员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基于全面完善的教练员培训体系需要对后续人才输送和各项工作加以改进,真正形成完善的人才输送机制,为跆拳道教练员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全方位支持。比如在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中,由跆拳道教练员担任高校跆拳道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保障和巩固培训效果。
根据现阶段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人才输送的相关情况和特点需要考虑到培训机制构建的考察与分析,根据教练员参与培训后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培训中表现出的职业态度等因素,为教练员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就业选择。比如在人才输送方面,需要由培训机构牵头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将日常的培训考核落实到位,确保跆拳道运动员能够具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能力素质,并且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基于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榜样。除了考核与评价之外,同样需要形成联合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紧密协同,为用人单位定制专业化的培训方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施的整体效果。
总而言之,大力推进落实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培训中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是保障跆拳道教练员个人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对跆拳道运动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联系当前青少年跆拳道教练员应当具备的实践教学能力素养,必须形成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机制,借助不同类型的实践平台,促进教练员对实践教学方法的全面掌握。根据跆拳道教练员培训的实施要求和真实反馈,还应形成更加系统的人才输送机制,在此过程中保障跆拳道运动员自身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以此为基础,真正实现跆拳道运动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许诺,张茂松,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