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合胜大鹅养殖合作社4万枚鹅蛋孵化出雏,在分拣、防疫、脱温后送到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家中。
今年以来,集贤县以政策扶持、保险托底,结合品种定制饲养、鹅雏订单孵化、销售意向转定等定制模式,放大集贤大鹅产业品牌效应,完善大鹅养殖产业链条,推动大鹅养殖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截至目前,雏鹅预订量已达80万只,预计全年出栏100万只以上。
在集贤县庆伟养殖场,工人正忙着给刚进场的3万只鹅雏喂食。养殖场负责人吴庆伟告诉记者,今年计划出栏大鹅10万只。“扶持政策好、市场需求大、饲养成本低,正是发展大鹅产业的良机。”吴庆伟介绍,通过孵化企业“销售意向转定”模式,养殖户与加工企业形成大鹅收购意向,按照加工企业定制的大鹅品种、养殖数量和标准育成大鹅,最终由加工企业上门收购。
近年来,集贤县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加快发展大鹅产业,推进养殖多元化,鹅养殖及产业链发展成效明显,大鹅产业成为乡村全面振兴重点特色项目。今年,集贤县进一步加大专项补贴力度,养殖户通过“智慧龙牧”APP登记出栏的商品鹅,每只补贴5元,每户最多可以补助10万元。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集贤县大鹅产业发展迅速,8个乡镇因地制宜引入林下鹅、水库鹅等绿色养殖模式,2024年养殖企业、养殖户达到870个,使大鹅产业成为全县兴业、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之一,逐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格局,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赋能。
据介绍,为大力发展大鹅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集贤县不仅提供专项补贴,还帮助农户积极对接三江禾丰等优质料、药企业,为养殖户供给高质量饲料及技术服务提供专业售后保障,降低养殖户风险。
与合胜合作社一样,集贤县升昌镇金禾源牧业有限公司今年计划孵化鹅雏80万只,通过订单孵化模式,鹅雏销售到周边佳木斯、同江等地。公司经理贾敬涵说,按照养殖户品种定制要求,该公司选育的优质鹅种远近闻名。(经济日报记者 苏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