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6.64米超大盾构机始发,海太长江隧道开启“地下长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33:00    

交汇点讯 4月9日,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顺利始发,标志着隧道建设正式开启穿江作业。

海太长江隧道位于苏通长江大桥下游,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隧道全长11.185公里,其中隧道盾构段长9315米。隧道建成后将有效疏解苏通长江大桥交通压力,实现南通与苏南、上海“1小时经济圈”高效互通,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自2022年9月隧道建设正式启动以来,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始终秉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理念,以精细化施工、智慧化建造、绿色化发展为抓手,持续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突破。针对隧道距离长、直径大、水压高、覆土深等工程难点,组织研发了“江海号”“沧渊号”两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超大直径盾构机,为隧道掘进施工提供了核心装备支撑。围绕隧道结构及防水与防火一体化、防灾减灾、绿色低碳等关键技术创新开展联合攻关和系统提升,致力于打造交通强国江苏样板标志性工程、中国盾构隧道装配式建造示范工程、中国水下盾构隧道建设技术里程碑工程、国际领先智慧绿色零碳隧道经典工程。

此次始发的右线“江海号”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总长145米、重约5000吨、装机总功率11300千瓦,多项技术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面对江底复杂地质条件,“江海号”针对刀盘刀具、主驱动、推进、同步注浆等九大系统进行了创新攻关:配置具有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和合金大、硬度高、覆盖广、耐磨强的切削刀具,提升复杂地层作业效率;采用伸缩式主驱动系统,有效避免特殊情况下刀盘异常受力造成的主轴承过载,方便换刀作业、辅助刀盘脱困,增强设备适应能力;应用第四代同步注浆技术,保障隧道结构稳定性;集成HSP超前地质探测系统,实现前方地质精准预判;开发刀盘刀具磨损实时监测系统,降低运维风险;增设壁后注浆效果检测装置,确保防水工程质量;创新刀盘结泥饼预警机制,优化施工流程管理;安装伸缩摄像装置,实现无压环境风险排查;构建主驱动状态监测体系,保障设备持续运行,全方位确保盾构隧道施工安全、高效、智能掘进。

随着“江海号”盾构机的顺利始发,海太长江隧道将书写中国盾构“穿江越海”的新传奇,这场“地下长征”不仅实现了基建技术的突破,更承载着长三角经济动脉贯通的深远使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余勤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