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解读古代文人思念情人的诗句,肉麻但很高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1 08:07:08    

诗词是文化的土壤,生长出来鲜花果实,可以让人终生享用不尽。古代诗词佳人往往通过有内涵的诗句,表达感情的堆积,爆发的过程,尤其是离别的阐发,不能在四肢行动上得到,便在内心语言上绽放。不需要批注,只需揣摩,就可以得到尽情的释怀。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无论山水林境,花叶枝实,借物抒怀,表达切切思念,其中文字很好地发挥了传声的作用,或投之一念,或得之一笑,晦涩含隐其间,被读者小心到了。高级的文化,远离我们太久,希望重拾前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这句诗意思是我渐渐消瘦衣带宽松也不后悔,为了她我情愿一身憔悴。生动地表达了对情人的执着思念和无悔付出。

柳永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的时候,大概处于他人生的中晚年,他在经历了多次科举失败后,放弃了科举,开始流连于烟花之地,过着放浪不羁的生活。这首词是他晚年的作品,主写登高思人,可能是他在漂泊他乡时,因怀念意中人而作。

柳永年轻时经常流连于京城的酒楼妓院,乐工们知其才情,每有新腔曲子,必先请他填词。妓女们也喜爱柳永,因为一经他的品题,妓女的身价名气马上水涨船高。这也造成柳永在文人圈中留下鄙俗之名。经历科举考试的连续失利,柳永转将生命重心寄托在浪漫爱情,但其后考取进士,展开的却是官宦之路的羁旅漂泊,这也注定他的爱情终将难全。《蝶恋花》所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是晚年的柳永,想要回到年少高歌、狂饮图醉的日子,只是面对眼前莺莺燕燕,却已找不回当年的感觉。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我对你深入骨髓的思念之情你是否知道呢?以独特的意象表现出深深的相思之意。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心情是相当复杂的,既缠绵又刻骨,后人理解时有多种看法:

一是相思之说:这首词可能是温庭筠为了表达对某位女子的思念之情而作。诗中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将骰子上的红点比作红豆,寓意着深深的相思之情,而“入骨相思知不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相思的深入骨髓。

二是寄情骰子:也有观点认为,这首词是温庭筠在玩骰子时有感而发。骰子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娱乐工具,诗人可能在游戏中借骰子表达了对爱情或人生的思考。

三是情感隐喻:这句诗中的“玲珑骰子”和“红豆”都具有象征意义,可能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体验。“入骨相思”则表示这种情感非常强烈,深入骨髓。

总的来说,温庭筠写这首词的具体想法和故事背景可能难以确切知晓,但这句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刻地描绘了相思之苦,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传达了人们在爱情中的深情和思念,以及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在长江源头,你住在长江之尾。每天思念你却见不到你,我们共同饮用着长江的水。这首词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它的创作背景是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后,他的女儿、儿子和夫人相继离世,他自己也大病一场,几乎一蹶不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年方十五的歌姬杨姝,杨姝的出现给了他极大的安慰和温暖。在一个秋天,李之仪带着杨姝来到长江边,望着滚滚东流的江水,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整首词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是中国古代爱情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两人被长江阻隔,虽不能相见但却同饮一江水,体现了无尽的思念和眷恋。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写出了分居两地的情人的相同思念之苦。

这首词的故事背景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常见的解读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新婚嘛,就像初饮琼浆玉液,让人尝到甜头,又突然地离去,如谁能忍受得了?

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离别之苦。同时,“花自飘零水自流”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隐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首诗的故事背景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罢相。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浩瀚无垠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身处天涯海角的亲友,此刻共赏这同一轮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此诗通过明月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眷恋之情。前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恢弘而优美,描绘了明月从海上升起,天涯海角的亲人共赏同一轮明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后两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远方亲人而彻夜难眠的愁苦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望月抒情的千古名句。